发布日期:2025-07-18 来源:交汇点新闻 浏览次数:56
记者7月17日上午从宿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上获悉,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优化零工就业服务,宿迁市日前出台了《打造“零工归宿”品牌 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同时,由宿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造的公益性的找工作平台“速找活”于6月2日正式上线,一个多月来,平台累计访问量达5.8万余人次,用人单位注册5129家,发布岗位3219条,岗位需求人数10345人,个人注册27936人。
零工经济作为稳就业的“蓄水池”,对于促进灵活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该市出台的《方案》采取五方面的举措:
打造全域服务载体
建设综合性零工市场。拓展公共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功能,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家门口服务网络。依托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 “零工服务驿站”,中心村(社区)设立 “零工服务专窗”。实施推进载体共建共享。在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户外劳动者站点、环卫工人爱心驿站等场所增设岗位宣传推荐功能,提供零工就业服务。到 2026 年底,每个县(区)至少建成 1 个综合性零工市场,每个乡镇(街道)至少设立 1 个 “零工服务驿站”。
开发零工信息平台
开发 “速找活”智慧零工信息服务平台。平台融合公办的“苏心聘-宿迁专区”招聘小程序数据,并逐步融合社会零工服务载体数据。广泛宣传“速找活”智慧零工信息服务平台,引导求职者和企业注册使用。争取到2025年底,“速找活”小程序注册用户5万人。据悉,从6月初开始,全市用工主体和零工就业群体都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速找活”,注册登记后,即可享受全天候、全流程的免费服务。打开“速找活”,记者看到,上面发布的岗位涵盖家政、安保、搬运、技工等多种零工行业,短期、兼职、小时工等多种灵活用工模式,并可选用系统推荐的零工。求职者通过手机即可查看附近岗位、投递简历、沟通面试。平台基于算法精准推荐岗位,同时可见附近5公里内零工驿站定位,实现“线上智能匹配+线下精准对接”的“双轮驱动”。用工主体和零工就业群体注册时都需实名认证,企业发布的岗位经平台方审核后方可公布,劳动者在平台内可实现权益保障,供需双方享受安心的用工和劳动环境。此外,平台还提供具有资质的免费培训机构或企业,零工人员可迅速提升工作技能,形成“就业—提升—再就业”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和增加收入。
构建岗位归集机制
强化政府部门分类征集,农业农村、人社、商务、住建部门按涉农、劳务品牌、家政、建筑等行业领域征集岗位;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部门分别征集即时配送、快递等零工就业岗位。引进社会力量充实岗位。推行“政府建设—市场运营”的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社会机构、行业协会等力量参与岗位收集。到2026年底,发布零工就业岗位5万个,其中第三方机构岗位归集率超过50%。
延伸就业服务链条
健全职业伤害保障。探索将新就业形态零工纳入职业伤害保险范围,通过政府指导与商业保险结合的方式,提升劳动保护水平。建立劳动争议快速调处机制,确保零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结案率超 92%。强化技能培训与认证。开展养老、家政等针对性技能培训,开展市级“五星骑手”“金牌家政”等零工工匠认证,提升职业认同感。到2026年底,开展零工技能培训1.5万人次。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专项行动,将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开发与零工就业结合,定向安置困难群体。
规范零工市场运行
推行标准化服务协议。制定《零工服务协议通用条款》,推广电子协议,确保合同透明可追溯。加强市场监管执法。重点查处虚假招聘、就业歧视、“黑中介”乱象,对违规行为依法采取责令改正、暂停服务等措施。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与监察执法协作机制,实现线索互通、联合查处。构建全流程实名认证体系。对用工主体和零工劳动者实行“双实名”信息审核,杜绝虚假供需信息。
宿迁市人力资源和保障局负责人表示,培育零工就业市场,创新就业服务供给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为此,该市将依托“市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定期协调推进零工就业工作。同时统筹资金支持线上线下服务载体运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零工市场建设。并积极宣传支持灵活就业政策举措,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以典型带动提升零工市场服务水平。从而实现供需高效匹配、市场规范运行,以就业稳促进社会预期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