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综述(2024年10月16日--2024年11月5日)

发布日期:2024-11-07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538

【导读】:《信息与分析》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办的内部刊物,主要刊发为宏观经济运行、就业形势分析、社会保障研究、收入分配改革、人事人才动态等信息摘编和专题分析报告,面向部属各单位提供综合性信息服务,其中的“动态综述”、“宏观经济与就业主要指标监测”、“就业形势分析”等的系列报告广受好评。

动态综述

(2024年10月16日--2024年11月5日)

信息中心趋势分析小组


一、相关领域     

前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稳定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入推进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政策落实,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稳定。

1.月度失业率走势平稳

1—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各月失业率保持在5.0%—5.3%之间,波动幅度为0.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减少0.3个百分点,月度失业率走势较为平稳。

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从各月看,7、8月受毕业季以及暑期天气炎热部分户外工作岗位减少等因素影响,失业率环比有所上升,其中7月份为5.2%,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8月份为5.3%,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9月份,随着季节性影响减弱,失业率回落至5.1%,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1—9月份平均值为5.1%,与全国城镇整体水平相同,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平均值为5.3%,与上年同期持平。从三季度各月看,7、8月份,失业率分别为5.3%、5.4%,环比分别上升0.4个、0.1个百分点;9月份回落至5.1%,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2.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总体稳定

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9月份,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平均值为4.7%,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平均值为4.7%。从三季度各月看,7月份受暑期天气炎热部分户外工作岗位减少等因素影响,失业率升高至4.9%;8月份回落至4.6%;9月份环比持平,保持在4.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总体看,三季度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规模环比、同比均有所增加,特别是农民工就业相对集中的服务业相关行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带动农民工就业向好。

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地区各部门通过整合优化吸纳就业补贴和扩岗补助,延续实施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增人增资,强化供需对接和重点帮扶等政策措施,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基本稳定。7、8月份,高校毕业生集中离校求职,青年失业率季节性上升;9月份,随着2024届毕业生工作逐步落实,不含在校生的16—24岁、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环比明显下降。下阶段,随着更多毕业生落实并走上工作岗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有望一步改善。


人才缺口达100万!学员暴增,掀起“考证”热!

人民网: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农业、公安、测绘、交通等多个领域,这也让各行各业对无人机操控员的需求量明显增大。深圳一家无人机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以来,很多公司都会找上门来,要求培训机构为他们输送无人机相关的人才。深圳某无人机培训机构招生负责人介绍,目前,教员、电力巡检、城市智慧系统和航测领域相对比较好,薪资待遇从八千元到两三万元不等。

学习的人数变多,一方面是由于无人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也和今年1月1日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有关。根据规定,除了轻型和微型的无人机,可以在真高120米内的绿色空域,也就是非管制空域内飞行,无须飞行执照以外,其它小型、中型、大型无人机的操控员都应取得相应等级的民航局执照,才可合法飞行。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已经达到187.5万架。今年上半年,新注册无人机接近60.8万架,较去年年底增长了48%。而仅有超过22.5万人拥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相比2023年底的19.44万人,仅增长了3万多人。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学员人数的喷发式增长,也让培训机构对教员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培训机构负责人介绍,考取教员执照要求有100小时以上机长经历,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目前为了缓解教员紧缺的现状,他们也在不断从学员中挖掘并培养优秀教员。


居民日均劳动就业活动不足3.5小时

金融时报: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调查对象以15分钟为间隔,记录周一至周五其中一天、周六至周日其中一天,共两天的时间利用情况。

此次调查范围覆盖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共调查3.85万户家庭、10.7万人,其中男性5.3万人、女性5.4万人;城镇6.4万人、农村4.3万人,调查对象的年龄涵盖6-74周岁常住成员。

调查结果显示,按一周7天计算的居民每日活动中:

在有酬劳动领域,居民每日平均时间为3小时27分钟,占全天的14.4%;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为6小时23分钟,活动参与率为54.1%。

在无酬劳动领域,居民每日平均时间为2小时5分钟,占全天的8.7%;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为2小时45分钟,活动参与率为75.6%。

劳动就业活动居民每日平均时间为3小时28分钟,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为6小时23分钟,活动参与率为54.4%。

调查数据显示,家务劳动活动的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为1小时59分钟,比2018年减少28分钟。伴随智能家居场景应用不断升级,点外卖、找家政等家庭服务日益流行,居民家务劳动活动时间缩短,反映出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美国10月失业率维持在4.1%

新华网:美国劳工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美国失业率环比持平在4.1%,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仅为1.2万,大幅低于过去一年的月均水平。

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10月美国失业率仍高出0.3个百分点,失业人口也同比增加60万。劳动参与率为62.6%,较前一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

按行业来看,当月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4.6万,零售贸易业就业人数减少6.4万,专业和技术业就业人数下滑4.7万。医疗保健业就业人数环比增加5.2万。

分析人士认为,飓风“海伦”和“米尔顿”席卷美国东南部地区,可能影响了部分行业招聘。同时,波音等公司爆发的罢工事件也造成制造业就业人数明显下滑。过去两个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均低于市场预期,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正持续降温。

10月就业报告发布后,市场预计美联储11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上升至98%。


二、宏观经济

2024年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1.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回升。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1.5%和49.4%,比上月上升0.9和0.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7.5%,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位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低于临界点。生产指数为52.0%,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继续加快。新订单指数为50.0%,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总体水平与上月基本持平。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继续收窄。从业人员指数为48.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水平有所回升。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较上月延长。

2.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邮政、资本市场服务、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批发、住宿、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新订单指数为47.2%,比上月上升3.0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水平回升。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6%,比上月上升2.4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有所回升。销售价格指数为48.5%,比上月上升2.4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降幅收窄。从业人员指数为45.8%,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改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1%,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升至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有所增强。

3.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10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前三季度全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增长11.99%

海关总署:据海关总署统计,前三季度全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达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99%。其中,出口2.74万亿元,同比增长16.10%;进口3.35万亿元,同比增长8.83%。

海关总署完善海关监管创新模式制度体系,倡导基层首创与顶层设计相结合,指导各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全面落实总体方案任务要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截至目前,在国务院发布的7批162项改革试点经验中,海关贡献了62项,占总数的38.3%。

为充分发挥各类区域制度优势,海关总署积极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综合保税区,通过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为自贸试验区搭建更好的创新平台,目前22个自贸试验区内共有7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了自贸试验区内海关特殊区域全覆盖。加大力度推进自贸试验区与综合保税区创新联动,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的综合保税区扩大全球维修产品目录,允许自贸试验区内的综合保税区企业开展本集团国内自产产品的维修,不受维修产品目录限制,进一步推动两区联动发展。

各自贸试验区海关因地制宜开展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工作,加强协同创新,激发自贸活力。厦门海关创新航空维修系列海关监管模式,支持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建成“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2024年前三季度,厦门海关共监管进境维修飞机152架次,保税维修货值1215.14亿元,维修飞机数量和货值稳居全国第一,业务覆盖亚美欧24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海关注册备案企业数,已由2015年设立初期的3000余家增长至2024年的12340家,增长超过3倍。2024年前三季度,厦门片区进出口值3648.2亿元,占厦门市进出口值的38.52%,占福建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值的80.9%。

天津海关积极探索保税租赁监管新模式,助力天津自贸试验区成为继爱尔兰之后全球第二大飞机保税租赁聚集地,2024年前三季度,监管进出口租赁货值671.28亿元,同比增长5.59%。杭州海关深化“一船多供”“跨关区直供”等监管制度集成创新,启动全国首个保税燃料油跨关区直供无纸化试点,助力舟山港跻身全球第四大加油港,2024年前三季度保税供油506.1万吨。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7万亿元

人民日报:前三季度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态势。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7万亿元,同比增长5.4%。

海洋资源要素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前三季度全国批准用海面积同比增长6.7%,项目涉及投资额超7400亿元。海洋能源生产稳定增长,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9%、8.8%,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9.5%。“蓝色粮仓”供给能力持续加强,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超4%。

主要海洋传统产业稳中向好。海洋船舶工业延续蓬勃发展态势,海船新承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超45%、31%和31%,三大造船指标的国际市场份额持续领先。海洋交通运输业持续向好,海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6%、8.5%;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其中船舶、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进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81.8%、23.7%。海洋旅游业稳步趋好,海洋旅客周转量26.0亿人千米,同比增长4.6%,全国母港邮轮累计客流量同比增长11.0倍。

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67.0%、17.8%。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研发有序推进。海水淡化保持稳步发展,山东东营港5万吨/日的海水淡化项目建成投产。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累计并网发电量超410万千瓦时,工业级海上风电制氢示范项目在广东珠海成功稳定产氢。海洋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发的海洋牧场立体监测与智能管控系统开始试运行,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互联网门户服务系统前三季度下载数据量达27TB(太字节)。

涉海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向好。重点调研的900余家企业中,有近八成企业前三季度平均用工人数同比保持稳定或增长,与上半年基本持平;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增加,七成企业研发经费、人员数量同比均保持稳定或增长;企业预期向好,分别有超六成、八成的企业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平均用工人数同比保持稳定或增长。200余家海洋新兴产业企业中,有近八成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保持稳定或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呼吁——推进结构性改革 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人民日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随着全球通胀持续下行,世界经济有望实现平稳着陆,预计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2%。IMF呼吁各国推进结构性改革以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并加快绿色转型。

IMF预测,发达经济体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值为1.8%,预计在2029年前将保持每年1.7%—1.8%的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值为4.2%,预计到2029年增速将保持在3.9%左右。其中,亚洲地区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5.3%和5%,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和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激增,是拉动这一增长的重要因素。

IMF指出,预计今明两年全球整体通胀率将进一步下降,从2023年的平均6.7%降至5.8%和4.3%。预计今明两年全球贸易的增速将达到3.5%。其中,一些区域组织内部贸易以及其与第三国的贸易扩张成为拉动这一增长的重要动力。如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继续恶化,可能会出现更加分裂的全球贸易格局。

分享到:
信息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