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综述(2024年9月19日--2024年10月15日)

发布日期:2024-10-24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610

【导读】:《信息与分析》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办的内部刊物,主要刊发为宏观经济运行、就业形势分析、社会保障研究、收入分配改革、人事人才动态等信息摘编和专题分析报告,面向部属各单位提供综合性信息服务,其中的“动态综述”、“宏观经济与就业主要指标监测”、“就业形势分析”等的系列报告广受好评。

动态综述

(2024年9月19日--2024年10月15日)

信息中心趋势分析小组


一、相关领域     

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 坚持依靠发展促就业

中国新闻网:10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同时,还会催生许多新职业和新就业岗位。比如,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无人机操控员这样一个新岗位。据有关部门测算,现在中国该岗位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此外,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现在中国的总体就业人员不足10万人。有关部门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维修和研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103万人,这都是很庞大的就业岗位。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坚持依靠发展促就业。


中智发布《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蓝皮书》

中国新闻网: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智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上海发布的《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蓝皮书》(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从就业形势看,目前整体就业空间还是较为充足的。

调研显示,2024届企业整体校招需求与2023届校招相比,多数企业2024届计划校招人数较上年度基本持平或增加,仅8.4%的企业计划减少校招人数。整体来看,当前就业情况主要还是呈现“稳中求进,向新而行”的多元发展趋势,局部市场就业压力虽仍然存在,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齐驱并驾,在产业融合、科技渗透的趋势中,也将孕育出更多就业需求和发展新机。

在2024年的就业市场中,传统支柱行业、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人才缺口凸显。商务服务、建工、新能源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依旧是2024届校招需求量最大产业,且多数产业校招职位供不应求。当前制造、建工等传统行业的蓝领岗位,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金融科技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行业专业技术岗仍具有不小的人才缺口。同时,技术研发类岗位校招需求增量大。有近半数企业上调了针对产品研发/开发类岗位的应届生招聘需求,在所有岗位新增需求中排名第一,其次是销售、市场、工程技术工艺类岗位。

近年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备受关注。报告分析,目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创造了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新能源汽车、生物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行业领域应届生招聘人数占到整体招聘计划的45%至60%;相较于2023年,本年度近半企业上调了针对人工智能(研发)类岗位的校招需求。

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下,未来将大规模催生更多的新兴就业岗位,从行业整体来看,总量层面的人才缺口问题仍然比较明显,复合型经验型人才较为短缺。不过青年对新兴产业持有较高的认可度,从现实层面,更适合也更愿意涌入这些行业,未来相关行业的人才缺口将会被慢慢填补。

薪资方面,报告显示,65%的企业2024届应届生起薪标准与去年持平,另外三成多企业2024届应届生起薪整体上涨,或针对某类型学历或热门紧缺岗位做调整。

按职位序列起薪标准看,研究开发类职位起薪最高,其后依次是技术类、业务运营类;行政管理、职能管理、生产/物流三类职位的起薪在所有职位序列中居于下游。

按不同行业起薪标准看,高科技/互联网、金融、医药健康、能源化工、汽车行业的应届生起薪位居前列。相比较而言,人工智能、医药/生物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电子技术/半导体、计算机软件、新媒体、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集聚产业起薪有优势,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43%的应届生岗位起薪在3万元以上。


珠三角经济圈招聘需求旺盛 新质产业占比已达26%

东方财富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智联招聘近日联合发布《2024新质产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报告透露,珠三角经济圈招聘需求中新质产业占比达到26.0%,为全国三大经济圈中最高。

该报告根据工信部等四部门颁布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对新兴产业的分类,划分新质产业范围。其调查结果称,2024年上半年,新质产业招聘需求在总量中的占比为21.8%,超过两成,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质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期,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的关键领域,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从全国范围看,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新质产业吸纳就业的主力产业。在新质产业中,该产业的招聘需求占比最大,达到66.4%;其次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新能源产业,占比分别为13.4%、8.0%、7.5%。

在三大重点经济圈中,珠三角经济圈招聘需求中新质产业占比达到26.0%,高于其他地区;其次是长三角经济圈。

而珠三角经济圈中,新能源汽车产业(3.6%)人才需求占比较其他经济圈更高,广东省是新能源汽车第一大省,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了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内产业的发展。

就薪酬而言,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招聘薪酬较高,分别为18478元/月、14910元/月和13774元/月。从薪酬同比变动来看,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薪酬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比增长达20.1%。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整合期,各企业纷纷开出高薪,以吸引核心技术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哪些专业领域正在成为新质就业市场的热点?报告就此分析了各细分新质产业对高校毕业生专业的需求情况。总体来看,新质产业中,有44.0%的岗位不限专业;除此之外,有47.4%的岗位要求工学专业,要求专业为理学、经管、人文专业的职位数占比分别为5.0%、1.9%和1.3%。其中,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通信、电气、机械、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电力技术、材料类专业位列新质产业需求专业前十位。

报告指出,当前新质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招聘占比已经超过了两成,这一数据不仅显示了新质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其在就业市场中的活跃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新质产业有望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三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出炉

东方财富网:近日,智联招聘继续发布《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展示国内38个核心城市企业的招聘薪酬水平。

报告显示,2024年三季度,38城企业平均招聘薪酬10058元/月,环比季节性回落2.5%,较去年同期微幅下降0.6%。从招聘薪酬的分位数看,38城企业招聘薪酬的25%分位数为6000元/月,中位数为8000元/月,75%分位数为11665元/月。

在监测的全国38个核心城市中,上海、北京和深圳的招聘薪酬排名领先,平均招聘月薪超过1.2万元,薪酬中位数也过万。杭州位列第四,平均招聘月薪11662元,薪酬中位数9500元。广州环比上升1位排名第五,平均薪酬为10998元/月,薪酬中位数9000元。南京、宁波、苏州、厦门和武汉处于前十,平均薪酬过万。

38个城市中,珠三角城市的招聘薪资同比保持上升,佛山、广州和东莞平均招聘薪酬分别提高1.6%、1.4%和1.2%。今年三季度,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的招聘薪资稳步提升。南昌的平均招聘薪资较去年同期增长1.5%,南宁、武汉和西安也分别增长0.9%、0.8%、0.5%。宁波、厦门、天津等东部沿海城市也进入本季度招聘薪酬同比增幅TOP10城市。

行业方面,金融业薪资仍相对领先。基金/证券/期货/投资、保险、银行业平均招聘月薪分别为13353元、12541元、11467元,薪酬中位数约万元,均位列行业前十。高薪岗位薪酬增长较快,特别是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地质工程师、选矿/采矿等岗位高薪、高增长。此外,人工智能、通信/电信运营、计算机软件、电子技术/半导体等信息技术行业,以及新能源、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等行业招聘薪酬水平也较高。

职业方面,人工智能工程师仍居于榜首,平均招聘月薪为21930元。芯片工程师、软件研发、硬件研发、移动研发等核心技术岗招聘薪酬超过1.5万元。高级管理、投融资经理、产品经理、证券/基金经纪人等也高薪领先。


二、宏观经济

2024年9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央视网: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1.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度回升。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6%、49.2%和48.5%,比上月上升0.2、0.5和2.1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低于临界点。生产指数为51.2%,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有所加快。新订单指数为49.9%,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度有所改善。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略有收窄。从业人员指数为48.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略有回升。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继续延长。

2.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9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落。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9%,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铁路运输、水上运输、房地产、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新订单指数为44.2%,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水平有所回落。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2%,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继续回落。销售价格指数为46.1%,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较上月回落。从业人员指数为44.7%,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继续下降。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4.4%,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多数非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信心。

3.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9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有所加快。


2024年9月份CPI环比持平 PPI环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10月13日发布了2024年9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

1.CPI环比持平,同比涨幅回落

9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基本稳定,全国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4%。

从环比看,CPI持平,上月为上涨0.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2.6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C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3%,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6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19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9月份0.4%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上月为-0.3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与上月相同。

2.PPI环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扩大

9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PPI环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扩大。

从环比看,PPI下降0.6%,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持平转为下降0.1%。

从同比看,PPI下降2.8%,环比下降叠加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本月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3%,降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3%,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9月份-2.8%的P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上月为-0.1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2.3个百分点,上月为-1.7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5.3%

央视网: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2024年)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稳定增长,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2万亿元。

据海关统计,今年(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32.33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出口18.6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3.71万亿元,增长4.1%。

前三个季度进出口总值每季度都超过了10万亿元,并且呈逐季递增的态势,这在历史同期也是首次。

从国内看,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1.03万亿元,同比增长8%,占出口比重近六成。

从国际看,市场多元化稳步推进。前三季度,我国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21万亿元,增长6.3%,占比提升至47.1%。

海关总署负责人还公布了跨境电商半年报。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5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9%。


国庆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0亿人次

人民日报: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客流最大高峰。交通运输部初步统计显示,10月1日至7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20.08亿人次,日均同比增长4.1%。

从公安部交管局监测的76条高速公路700个重要通道和52条国道300个重要通道节点流量看,国庆假期主要高速公路、国道流量持续高位运行,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5.3%、11.3%。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10月1日至6日,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376.12万人次,日均229.35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11.35%;日均客座率87.56%,比2023年同期增加5.51个百分点;累计保障航班10.94万班,日均18233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1.12%。

10月1日至10月7日,民航预计累计发送旅客1612.12万人次,日均230.3万人次,比2019年国庆假期增长22.2%,比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日均增长11.27%;预计累计保障航班128150班,日均18307班,比2019年国庆假期增长11.17%,比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日均增长9.3%。

铁路方面,10月1日至10月6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1.1亿人次。

分享到:
信息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