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综述 (2023年1月9日--2023年1月28日)

发布日期:2023-01-30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1888

【导读】:《信息与分析》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办的内部刊物,主要刊发为宏观经济运行、就业形势分析、社会保障研究、收入分配改革、人事人才动态等信息摘编和专题分析报告,面向部属各单位提供综合性信息服务,其中的“动态综述”、“宏观经济与就业主要指标监测”、“就业形势分析”等的系列报告广受好评。

动态综述

(2023年1月9日--2023年1月28日)

信息中心趋势分析小组

  一、相关领域

  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中国经济网:2022年,受疫情反复冲击影响,我国稳就业面临的挑战比较大。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下,我国就业保持了总体稳定。

  1.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年末调查失业率有所回落

  2022年,受疫情影响,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波动,但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1—2月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3月份受疫情影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5.8%,4月份继续升高至6.1%。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显效,就业形势有所改善,5月份起调查失业率连续回落,8月份降至5.3%,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比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进入四季度,疫情冲击叠加世界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升高,11月份为5.7%。12月份,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得到推进,加之春节临近部分劳动力返乡,退出劳动力市场,就业人员、失业人员均有所减少,城镇劳动参与率下降1.1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相应下降,1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11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

  2.就业主要群体保持稳定,青年劳动力就业形势有所改善

  25—59岁就业主体劳动力占城镇劳动力的八成以上。2022年受复杂严峻形势影响,25—59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在个别月份有所上升,4月份受疫情影响升至5.3%,5—8月份连续下降,8月份降至4.3%,9—11月份波动上升,但变动幅度较小,11月份为5.0%,12月份降至4.8%,保持在5.0%以下的较低水平。

  青年劳动力就业形势有所改善。2022年二季度以来,在疫情和毕业季的双重影响下,16—24岁城镇青年劳动力调查失业率逐月上升,7月份升至19.9%的年内高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青年就业工作,先后出台了深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持续实施青年专项技能培训计划、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等政策措施。8月份以后,高校毕业生逐步走向工作岗位,青年调查失业率逐步回落。12月份,16—24岁城镇青年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6.7%,比7月份最高点下降3.2个百分点。

  3.落实落细稳就业政策,保持就业稳定仍具有利条件

  2022年,面对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带动下,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也需清醒认识到,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仍处恢复之中,稳就业仍需加力。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青年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依然较高,且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促进青年人顺利从业就职仍需付出努力。同时,农民工就业也需要关注,当前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依然偏高。此外,就业市场尚未完全恢复,部分行业以及中小微企业虽然在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但用工需求的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看到压力的同时,也要看到下一阶段保持就业总体稳定仍具有较多的有利条件。一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稳经济各项举措进一步落地显效,经济持续恢复,将带动就业需求扩大。二是疫情防控优化调整,住宿餐饮、旅游等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恢复改善,有利于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体量大的优势。三是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这些都为就业稳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2022年四季度38个核心城市平均招聘薪酬10558元,近三年长三角薪酬涨幅最高

  中国新闻网: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显示,在疫情反弹和经济周期的双重压力下,2022年我国就业市场承压,企业招聘薪酬在波动中上升。

  国内38个核心城市,一季度春招旺季,企业招聘销售等基础性岗位较多,招聘薪酬季节性下降,较去年四季度下跌1%;二季度上海、北京等地疫情扩散,生产经营受损的情况下,企业缩减招聘规模并维持刚需和关键技术岗位的人才需求,全国平均薪酬水平被拉升至10341元;三季度进入秋招季,企业释放更多招聘岗位,全国平均薪酬环比下降1.7%,回落至10168元;四季度疫情升级,招聘规模减少的同时,刚需岗位比例上升,带动平均招聘薪资走高至10558元,环比上涨3.8%。

  同比方面,2022年全年38城平均招聘薪酬均同比上升,但同比增幅在逐渐收窄,一至四季度薪酬同比增速分别为10.5%、10.6%、4.4%、4.4%。在经济承压的环境下,企业薪酬也呈现增长乏力的态势。

  在监测的全国38个核心城市中,四季度北上深广杭薪酬水平仍领跑。北京以13930元招聘月薪位居榜首,上海(13832元)次之,深圳(13086元)、杭州(11963元)和广州(11710元)薪酬水平排名仍然保持前五。

  本季度长三角的苏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珠三角的珠海、东莞、佛山,以及厦门、武汉、成都、重庆、长沙等城市招聘薪酬也较高。东北地区城市薪资总体偏低,哈尔滨(7408元)、沈阳(7614元)、长春(7645元)等城市招聘薪酬缺乏竞争力。

  分析发现, 2020-2022年,38城市招聘薪酬季度平均同比增速为6.6%。从各城市平均增速排名来看,苏州处于首位,近三年招聘薪酬平均同比增速为9.2%;上海排名第二位,平均增速9.1%;南京排名第三,平均增速8.6%;无锡、合肥、宁波、杭州平均增速分别为8%、7.5%、7.4%、7.1%,都高于38城的平均水平。在疫情持续和经济承压的三年中,长三角地区经济展现较强活力,带动薪资水平持续走高。此外,深圳、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城市以及西安、长沙、成都、北京的招聘薪酬增速也高于38个城市平均增速。

  东北地区城市薪资上升则相对缓慢,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的季度平均同比增速分别为3.2%、3.9%、4.3%、4.6%,招聘薪酬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昆明、南宁、贵阳、兰州等西部地区城市的同比增速也低于5%,烟台、太原、石家庄的企业招聘薪酬增幅也相对较低,与东中部其他城市存在一定差距。

  进一步分析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的行业薪酬,发现金融业是长三角城市的高薪行业。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上海的金融行业发达,银行、券商、保险、基金等中外金融机构集聚长三角,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方面发挥巨大作用。2022年四季度,上海的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薪资水平最高,平均招聘月薪为17042元。银行和保险业的招聘薪酬也具有较大吸引力,四季度上海的银行业平均招聘薪酬17026元,保险业也达到15389元。

  此外,长三角的IT|通信|电子|互联网企业薪酬优势也较为突出。四季度上海的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薪资为16435元,计算机软件、通信/电信、IT服务、网络游戏等行业招聘薪酬排名也进入前十,吸引人才持续流入。


  居民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还缺乏了解,但普遍支持

  中国网:近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和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共同发布2022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表明,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结构失衡,大多数国民仅有第一支柱的退休收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下,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促进“三支柱”养老金的协调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报告对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国民对此还十分缺乏了解,但普遍持有支持态度。

  报告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对该制度了解一般或是缺乏了解,仅有20%的受访者对其具有一定的了解,这说明该制度推出至今时间较短,在社会层面的宣传和影响力度还十分有限,居民对该制度的认识还有待加强。这一定程度影响了“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中的作用。

  但在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支持态度方面,绝大多数的受访者都持有支持态度,仅有10.7%的受访者表示不支持。尽管大部分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尚且缺乏了解,但他们大多都不反对该制度的正式落地。

  报告分析称,这可能是因为该制度并不会对居民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具有非强制性,居民个体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决定是否参与个人养老金。此外,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了解程度与支持态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对该制度越了解的受访者总体上也更加支持。在完全不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受访者中,仅有23.6%的受访者对该制度表示支持;然而,对于完全了解该制度的受访者,其中89.8%的受访者都对该制度表示支持。这也说明,加强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普及、宣传,将极大地提升居民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支持力度。

  报告数据显示,2022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5.7,明显低于2021年6.78的结果。差异主要来源于样本特点的差异。本次调研样本的收入与受教育水平总体低于往年,但更接近中国居民的整体水平。除此以外,本次调研对问卷的表述进行优化,设置辅助问题,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受访者的过度自信。

  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居民的退休生活愿景较为保守,平均预期退休年龄为58.6岁,青年群体表现出希望提早退休的倾向,而高学历人士普遍期待更晚退休。家庭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方式最受欢迎,年轻受访者对社会机构养老、商业机构养老等新兴养老方式接受度有所提升。此外,退休信心方面,多数居民在疫情过后有所降低,年轻人、中年人对比老年人下降更多。


  香港2022年10至12月失业率降至3.5%

  中国新闻网: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19日公布,经季节性调整,香港失业率由2022年9月至11月的3.7%下降至同年10月至12月的3.5%。

  当天公布的数据还显示,香港就业不足率亦由2022年9月至11月的1.6%下降至同年10月至12月的1.5%。期内几乎所有主要经济行业的失业率均见下降,其中建造业、零售业、运输业及教育业有相对明显的降幅。就业不足率方面,下降主要见于楼房装饰、修葺及保养业,餐饮服务活动业以及运输业。

  数据显示,2022年10月至12月期间,香港总就业人数上升至366.53万人,总劳动人口人数降至379.13万人;失业人数降至12.6万人,就业不足人数降至5.53万人。

  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表示,香港劳工市场在短期内应会继续改善。随着特区政府取消大部分社交距离措施,以及香港与内地逐步“通关”,香港经济活动预料会更显著恢复,为劳工市场提供进一步支持。


  二、宏观经济

  春节假期消费平稳增长 出行旅游恢复较快

  新华网:国家税务总局27日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2.2%,与2019年春节假期相比年均增长12.4%,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旅游及住宿服务恢复加快,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倍,已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80.7%。旅游饭店、经济型连锁酒店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4%、30.6%,分别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73.4%、79.9%。

  此外,生活必需品消费保持稳定增长,春节假期,粮油食品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5%。家居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较快,家具、五金、文体用品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2%、8.6%和20.9%。


  2023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

  新华网:文化和旅游部27日公布2023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数据显示,在落实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10739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73.5%。全国共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约11万场,参与人数约4.73亿人次。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客流量5212.2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3.06万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免费开放A级旅游景区1281家,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9%,其中62家5A级旅游景区实行免票。春节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共9400余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40.92%,比2019年增长22.5%,票房收入3.78亿元,观演人数约323.8万人次。各地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10522场。


  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

  中国日报网:商务部18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326.8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折合1891.3亿美元,同比增长8%。我国实际使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

  引资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23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6.1%,占全国26.3%,较2021年提升7.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8.3%,占全国36.1%,较2021年提升7.1个百分点。

  主要来源地投资普遍增长。投资增幅较大的来源地有韩国、德国、英国等,同比分别增长64.2%、52.9%和40.7%。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2.2%、17.2%和8.2%。

  中西部引资稳步提升。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1.9%和1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6个百分点和7.8个百分点。其中,山西、河南、广西、陕西等省份吸收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29.6%、119.8%、49.1%和33.6%。

  大项目带动作用增强。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实到外资65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53%,为稳外资提供了重要支撑。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9%

  中国新闻网:联合国25日发布《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报告预测,受多重因素交汇影响,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约3%降至1.9%。

  报告称,在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高通货膨胀和气候变化等影响下,2022年世界经济遭受重创,2023年世界经济继续承压,增速预计将放缓至1.9%,为数十年来增速最低的年份之一。如果一些宏观经济不利因素能够开始消退,世界经济增长将在2024年回升至2.7%。

  报告称,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既影响发达国家,也波及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在2023年面临经济衰退风险。2022年,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明显减弱。2023年,预计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增速将分别放缓至0.4%和0.2%,日本为1.5%,英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则将分别萎缩0.8%和2.9%。

  报告指出,2023年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速预计将达到4.4%,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状况的改善。随着中国政府优化防疫政策、采取利好经济措施,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加速。

  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率上升、债务脆弱性加剧,可能会使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得来不易的成就进一步出现倒退,包括消除贫困的进程等。各国政府应避免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因为财政紧缩政策会阻碍经济增长。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减轻债务负担等方面加大力度。

分享到:
信息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