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综述 (2022年6月22日--2022年7月10日)

发布日期:2022-07-14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1237

【导读】:《信息与分析》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办的内部刊物,主要刊发为宏观经济运行、就业形势分析、社会保障研究、收入分配改革、人事人才动态等信息摘编和专题分析报告,面向部属各单位提供综合性信息服务,其中的“动态综述”、“宏观经济与就业主要指标监测”、“就业形势分析”等的系列报告广受好评。

动态综述

(2022年6月22日--2022年7月10日)

信息中心趋势分析小组

  一、相关领域

  2022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 毕业生投递简历1.67亿人次

  人民网:又是一年毕业季,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举办的24365专题网络招聘活动已累计提供岗位847万个,同时,与12家机构联合开展的“24365校园招聘服务”,为2022届高校毕业生发布岗位累计3140万个,毕业生投递简历1.67亿人次。

  2022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为1076万,规模比上年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为促进大学生就业,5月以来,多个部门密集出台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倾斜政策,便利大学生求职就业。

  工信部联合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设了招聘专场。人社部启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截至6月5日,已有34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需求977万人次。

  “企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应稳住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校企对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表示,畅通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还是在于促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有能力、有动力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针对稳住市场主体,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指导各地尽快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补贴政策,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达到一定数量且符合相关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安排纾困资金、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时给予倾斜支持。


  25省份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

  中国新闻网:各地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正在陆续发布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3日,至少已有25个省份发布了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

  从各地发布的平均工资数据来看,一般有两个口径,一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二是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各地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均高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在这25个省份中,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宁夏、重庆这6个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在10万元大关以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浙江、广东、江苏、青海超过了全国平均线。

  其中,浙江暂居第一位。浙江省2021年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2309元,比上年增加13664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0.9%。

  浙江数字经济发达,所以IT业非常吃香。数据显示,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最高,达到了257631元,折合月平均工资超过2.1万元。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西部省份青海、宁夏表现突出,2021年青海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09346元,在25个省份中位居第四。2021年宁夏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05266元,在25个省份中位居第五。

  青海、宁夏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都是采矿业,青海采矿业年平均工资为152682元,宁夏采矿业年平均工资为160833元。

  而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来看,2021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广东、浙江、江苏这3个省份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全国水平。

  其中,在25个省份中,广东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3231元,是目前唯一超过7万元的地区,暂居第一位。

  在广东省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达到了140251元。

  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2021年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9228元,距离7万元大关一步之遥,目前仅次于广东。在浙江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也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达到了124852元。

  在广东和浙江,不管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IT业年平均工资都是最高。

  这也不难理解,目前全国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就是IT业,一方面因为数字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相关人才供不应求,近年其工资水平和增速一直较高,另外一方面,加之疫情防控需要,在线消费需求旺盛,带动了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平均工资的增长。而广东、浙江云集了大量互联网企业,吸引了众多IT人才,薪资水平也成为全国的高地。


  二季度全国平均招聘薪资环涨3.3% 博士月薪超3万

  中国新闻网: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显示,二季度全国平均招聘薪酬10341元/月,薪酬中位数8251元/月。

  具体来看,数据显示,二季度全国38个核心城市平均招聘薪酬为10341元/月,比一季度的10014元/月上涨3.3%。

  报告分析称,一方面,从往年规律来看,每年一季度是招聘求职旺季,市场上岗位类型相对分散,平均招聘薪酬小幅下降,二季度会有环比上升;另一方面,疫情下仍在招的更多是刚需人才和核心业务岗位,薪酬水平往往较高,拉动全国招聘薪酬上涨。

  二季度招聘薪酬中位数和众数也有明显上升。其中,薪酬中位数为8251元/月,较上季度上涨252元,众数为6001元/月,环比上涨1000元。

  全国38个核心城市中,本季度上海以14775元/月跃居首位,较上季度增长11.6%,增幅领先。

  珠三角地区深圳、广州、珠海和长三角地区杭州、南京、苏州、宁波的月薪也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具备较高人才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东莞、厦门和武汉三市新进入“万元俱乐部”,平均招聘月薪分别达到10202元、10130元、10061元,环比分别增长3.8%、2.9%、3.1%。

  行业方面,二季度金融依然是薪酬领先的行业。信托/担保/拍卖/典当、基金/证券/期贷/投资、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薪资位列前三。

  本季度高技术制造业薪资涨幅较高,其中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行业招聘薪酬(9697元/月)环比上涨5.7%,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10366元/月)增长4.5%。报告指出,近年,国内集成电路行业正处于风口期,行业招聘需求旺盛,企业纷纷通过高薪吸引人才,招聘薪资环比上涨4.8%,由上季度的10975元/月提高到11502元/月。

  企业性质方面,上市公司以11584元的招聘月薪继续稳居首位,与上季度相比平均招聘薪酬上升3.8%。合资企业的招聘薪酬排名升至第二,平均月薪11292元,比上季度提高4.3%,外商独资企业平均招聘薪酬10976元/月,环比增长5.9%,位列第三。股份制企业和民营的招聘薪酬虽然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较上季度有明显增长,增幅分别为4.2%、4.5%,超过万元门槛。

  从学历要求看,博士的平均招聘薪酬最高,为30341元/月,与上季度相比增长4.3%。硕士次之,平均月薪18609元,环比也提升3%。要求本科学历的岗位月薪为13729元,高于招聘市场平均薪资,环比上季度提高2.3%。要求大专学历的岗位平均薪资则低于全国招聘薪酬水平,但较一季度上升2.8%,达到9605元/月。要求高中学历的岗位平均薪资8232元/月,与上季度基本持平。


  31个省份人均养老金排名表出炉

  财经网:据业内人士统计,随着各地养老金的逐年增长,差距也逐渐拉开。平均养老金超过4000元的,目前有四个地区,第一名竟然是西藏,2021年养老金调整后,人均5084元。而经济最发达城市上海,排名第二,人均4668元;其次是北京,人均4561元;第四名也很意外,竟然是青海,人均4264元。

  分析指出,西藏和青海人均养老金高,主要原因是有补贴,因为西藏和青海都属于艰苦偏远地区,最近几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力度很大。

  西藏2021年调整方案中,定额调整高达113元,全国第一,又享受艰苦偏远地区倾斜调整,所以养老金偏高。

  根据统计表,浙江3899元第5位;山西3651元第6位;山东3647元第7位;天津3566元第8位;新疆3511元第9位;宁夏3497元第10位;江苏3422元第11位;广东3363元排名第12位。

  实际上,平均值是包括刚退休的老人和一些高龄老人的养老金的平均值,包括普通退休职工和国企央企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平均值。

  广东虽然GDP和综合经济水平全国第一,但是,广东发展时间短,大部分都是新兴企业,退休老人中,高龄老人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平均值反而不高。

  辽宁人均3075元,排名第19位;黑龙江2957元,排名24位;吉林2740元,排名第31位。东北三省近年来,大量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就业,造成了本地区退休人员越来越多,缴纳社保的在职人员越来越少,本地区养老金早已收不抵支。

  根据国家财政部公布的养老资金调剂数据,东北三省还有内蒙古是接收养老资金中央调剂下拨最多的四个地区。希望2022年实现养老金全国调剂后,这几个省份的养老金缺口问题,能够得到良好的改善。

  据官方统计,2021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2987元,从2012年的1686元,十年时间,涨了1300多元!


  美国非农总就业人数较疫情前仍低0.3%

  新华网:美国劳工部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37.2万。与2020年2月疫情暴发前相比,非农业部门总就业人数仍低了0.3%。

  数据显示,6月美国失业率连续四个月维持在3.6%,与疫情前相比高出0.1个百分点,失业人数多出20万,非农业部门总就业人数则减少52.4万。同时,失业时间超过27周的长期失业人数也较疫情前多出21.5万。

  按行业来看,当月休闲和酒店业就业人数环比增加6.7万,专业和商业服务就业人数增加7.4万,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2.9万,零售贸易业就业人数增加1.6万。

  数据还显示,6月美国劳动参与率环比微降0.1个百分点至62.2%,比疫情前水平低1.2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但劳动力供需关系紧张状况仍迟迟难以缓解。


  二、宏观经济

  2022年6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1.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恢复性扩张。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2%,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51.3%,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小型企业PMI为48.6%,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加快恢复。

  新订单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改善。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继续收窄。

  从业人员指数为48.7%,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水平连续两个月回升。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7.2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较上月明显加快。

  2.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比上月上升6.9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连续两个月明显回升。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6%,比上月上升4.4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3%,比上月上升7.2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零售、铁路运输、道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低于临界点。

  新订单指数为53.2%,比上月上升9.1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回暖。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0.8%,比上月上升4.4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3.7%,比上月上升10.0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较上月有所上涨。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3.7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3.3%,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49.6%,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降幅收窄。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3%,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9.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6.9%,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水平有所改善。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8.3%,比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6.6%,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3%,比上月上升5.7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行业恢复发展信心明显增强。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3.1%,比上月上升5.2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0%,比上月上升5.8个百分点。

  3.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6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比上月上升5.7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呈现恢复性扩张。


  2022年6月份CPI、PPI环比持平 同比继续上涨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6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

  1.CPI环比持平,同比涨幅有所扩大

  6月份,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稳趋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总体平稳。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30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CPI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基数走低所致。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9%,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1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6月份2.5%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2.PPI环比持平,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6月份,复工复产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畅通稳定,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由涨转平,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涨0.1%转为下降0.1%;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

  从同比看,PPI上涨6.1%,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基数走高的影响,今年以来已连续6个月回落。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5%,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7%,涨幅扩大0.5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7个,与上月相同。

  据测算,在6月份6.1%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3个百分点。


  我国二季度外贸基本面向好趋势明显

  光明日报:近日,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外贸形势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显示,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的各顶措施扎实推进,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所改善,外贸基本面向好趋势明显,外贸企业对全年增长预期有所上升。

  《调研报告》显示,大部分行业出口利润情况比一季度好转,25.43%的企业贸易额环比增长,19.98%的企业利润环比增加,高附加值产业出口利润增长成为新亮点。22.65%的企业新增订单比一季度增长,30.43%的企业订单增长情况与一季度持平,新增订单市场来源更为多元化。

  参与调研的企业中,22.13%的企业表示物流成本比一季度下降。15.05%的企业认为资金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比一季度增加3.38个百分点。15.63%的企业表示用工难问题突出,比一季度下降3.87个百分点。

  外贸基本面向好趋势明显。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对出口促进作用显著。稳外贸政策纾困解难效果明显,企业认可度高。55.97%的企业认为加快出口退税对企业缓解现金流压力帮助最大,54.8%的企业和48.21%的企业分别认为加快减税降费、缓解物流压力对解决外贸企业实际运营困难较为有效。

  综合分析国内国际生产先导指数、大中型外贸企业预期等因素,外贸企业对全年贸易额增长的信心有所恢复。26.22%的企业预计全年贸易额实现增长,28.17%的企业认为至少与去年持平。其中,大型企业预期较为平稳,中型企业对全年外贸形势较为乐观,小微企业信心逐步增强。

  同时,外贸企业提出的政策建议有四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大减税降费落实力度,降低外贸企业成本;二是加大线上办展和境外参展的力度,拓宽企业抢订单保订单的渠道;三是创新服务模式,维护企业海外利益;四是组织东中西部加工贸易企业对接会,促进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在国内梯度转移。


  香港回归以来与内地贸易额增长超6倍

  新华网:近日,商务部举行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表示,1997年至2021年,内地与香港贸易额由507.7亿美元增至3603.3亿美元,增长了6.1倍,年均增长8.5%;截至2021年底,内地累计吸收香港投资超1.4万亿美元,内地对香港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超8000亿美元。

  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内地与香港经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领域不断拓展。内地与香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促进者。

  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商务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经贸领域积极建立并完善合作机制,推动内地与香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通过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系列协议,内地对香港已全面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开展了丰富务实的合作。

  积极推动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实施商务领域支持大湾区建设的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香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2013年以来,香港与内地企业连续七年携手共同赴“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投资洽谈,吸引超过1000家当地企业参与,促成70多项投资合作意向。2021年,支持香港成功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商务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关于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香港参与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展望未来,将继续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全力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全力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积极发挥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委员会作用,稳步推动内地、香港、澳门共建单一自贸区,扎实推进商务领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坚定支持香港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今年前5个月澳门对外商品贸易总额同比升8.8%

  新华网: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澳门对外商品贸易总额共697.8亿元(澳门元,下同),较去年同期上升8.8%。

  今年1至5月,澳门货物出口总值为62.1亿元,按年上升13.1%。货物进口总值为635.7亿元,上升8.4%。前五个月的货物贸易逆差较去年同期增加42.2亿元。

  按出口目的地统计,1至5月输往香港地区、美国与欧盟的货值按年分别上升23.0%、3.1%和26.3%;出口至内地的货值下跌26.5%;输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葡语系国家的货值分别上升35.7%和103.4%。

  统计显示,前五个月澳门纺织品及成衣出口上升52.9%至8.4亿元,非纺织品出口增加8.7%至53.7亿元。

  按货物原产地统计,前五个月产自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葡语系国家的进口货值按年分别上升21.9%、12.4%和35.0%;产自内地的则下跌5.9%。

  前五个月,澳门消费品进口上升12.8%至467.9亿元,燃料及润滑油的进口货值上升8.5%,手提电话与建筑材料分别录得16.1%和7.5%的跌幅。

  统计还显示,5月澳门货物出口总值为11.4亿元,按年上升16.2%;货物进口总值按年下跌22.5%至120.5亿元。

分享到:
信息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