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综述(2022年6月7日--2022年6月21日)

发布日期:2022-06-24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1420

【导读】:《信息与分析》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办的内部刊物,主要刊发为宏观经济运行、就业形势分析、社会保障研究、收入分配改革、人事人才动态等信息摘编和专题分析报告,面向部属各单位提供综合性信息服务,其中的“动态综述”、“宏观经济与就业主要指标监测”、“就业形势分析”等的系列报告广受好评。

动态综述

(2022年6月7日--2022年6月21日)

信息中心趋势分析小组

  一、相关领域

  2022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4.2%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

  中国青年报: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以来,至2022年已是第14次年度报告。2021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2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5万,全国高职生样本为14.8万。覆盖了407个本科专业、583个高职专业;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报告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2%的人选择灵活就业,大学生灵活就业群体中近三成属于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

  其中,1.3%选择受雇半职工作,1.7%选择自由职业,1.2%选择自主创业;高职毕业生中有7.7%的人选择灵活就业,其中包括1.8%选择受雇半职工作,2.8%选择自由职业,3.1%选择自主创业。整体而言,教育领域仍是灵活就业毕业生相对集中的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2021届选择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中,有近三成(本科:30%,高职:28%)属于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主要包括主播、全媒体运营等。

  报告指出,自由职业、受雇半职群体月收入、就业满意度相对较低。2021届选择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中,除自主创业群体薪资及从业幸福感较高之外,自由职业(本科:4471元,高职:4045元)、受雇半职工作(本科:4067元,高职:3804元)群体的月收入均相对较低,从业幸福感较弱(自由职业本科:71%,高职:68%;受雇半职工作本科:64%,高职:66%),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报告指出,自主创业群体的生存挑战持续增加。2018届毕业后选择创业的本科毕业生中,三年内超过半数退出创业,仍在坚守的比例(41.5%)相比2017届同期(43.4%)进一步下降;创业的高职毕业生中,三年内有六成以上退出创业,仍在坚守的比例(39.5%)相比2017届同期(41.0%)进一步下降。


  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

  新华网: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29万人。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5%;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6.6%,其中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6.2%。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8.4%、5.1%。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9%。5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2小时。

  2022年就业蓝皮书发布,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揭晓

  中国教育网:近日,《就业蓝皮书: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就业蓝皮书:2022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显示,疫情影响下,大学生薪资增速放缓。2020-202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起薪平均涨幅(本科:4%,高职:3%)低于疫情前的2018-2019届的起薪平均涨幅(本科:7%,高职:6%)。2021届本科、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分别为5833元、4505元,均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21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951元)。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就业毕业生薪资较高。不同区域的薪资水平差异明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应届生在长三角(2021届本科:6484元,高职:4984元)和珠三角地区就业的薪资水平(2021届本科:6431元,高职:4748元)始终保持领先。

  起薪涨幅方面,陕甘宁青地区起薪(本科:2020届、2021届分别为4836元、5172元,高职:2020届、2021届分别为3724元、4025元)涨幅较大,2021届本科、高职较2020届的涨幅分别为7%、8%,但薪资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IT业持续领跑行业薪酬榜,但涨幅偏低。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平均工资来看,不管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IT业均为最高。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月收入持续较高(2021届本科:6781元,高职:5023元),但2021届毕业生起薪涨幅(本科:5%,高职:4%)低于全国平均(本科:7%,高职:6%)。

  本科计算机类、高职铁道运输类专业月收入较高。2021届本科计算机类、高职铁道运输类专业月收入较高,分别为6886元、5280元,但是其起薪涨幅较小(较2020届的起薪涨幅分别为1%、3%)。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材料类、矿业类、电气类专业(较2020届的起薪涨幅分别为9.0%、8.8%、8.5%、8.0%),以及高职食品工业类、自动化类、通信类、农业类专业(较2020届的起薪涨幅分别为9.2%、8.3%、8.3%、8.0%)月收入增长较快。


  调查﹕今年香港“打工仔”薪酬平均加幅达3.2%

  中国新闻网:据香港商报网报道,网上求职招聘平台JobsDB公布《2022年薪酬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今年香港“打工仔”薪酬平均加幅达3.2%;对比去年同期受访雇员平均仅获0.4%人工升幅,为近三年以来录得的最高增幅,逐渐回复至疫情前水平。

  据报道,JobsDB于今年3月至4月委托独立调查机构,向香港共3632名“打工仔”进行网上问卷调查。最新的《2022年薪酬调查报告》结果指出,有72%受访雇员表示获发双粮或及花红,按年上升6%,显示今年整体就业市场趋向好转。受访者对就业前景亦明显变得乐观,六成对就业前景持中性至乐观态度,比例较去年增加12%。

  报道称,调查反映市场正在复苏,逾一半(53%)的全职雇员今年获加薪,较去年增加19%,冻薪(41%)及减薪(6%)的比例亦比去年分别减少14%及5%;当中整体平均获1.4个月花红,比去年增加0.2个月。

  据分析,香港企业持续走向数码化,相关人才需求炽热,三大加薪幅度最高工种为“数据分析及研究”(7.3%)、“数码市场推广/电子商务/社交媒体营销”(6.4%)、“公关/企业事务 ”(6.1%);相反,较受疫情影响的前线行业仍录得不同程度的跌幅,“零售销售”及“饮食/餐饮”平均薪酬分别录得-4.8%及-1.1%的负增长。


  新冠、高通胀与大罢工,劳动力短缺让欧洲“复苏”举步维艰

  凤凰网:根据英国人才中介公司任仕达(Randstad)的调查研究,截至2022年初,欧洲已有超过120万个空缺职位。到2030年,全球预计会出现8500万名劳动力的空缺。

  根据英国的一项研究,该国由于长期健康状况不佳而不工作的人数猛增了20万,而四分之一的英国公司表示,新冠后遗症是主要原因。多数因感染新冠而住院治疗的患者在5个月后仍没有工作,而政府尚未明确这种情况应当被视为“残疾”还是“职业病”。

  此外,新冠大流行还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导致了工人对职业期望的转变。在裁员和停工的压力之下,“保持健康和平衡生活”的工作成为首要选择。

  除了新冠疫情,薪资显然也是不可避免的话题。持续的劳动力短缺已经在世界大多数地区形成了一个由劳动力候选人驱动的市场,许多雇员和求职者都要求提高工资和改善福利。然而,由于英国等欧洲国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超高通胀,工人的工资上涨可能仍不足以覆盖生活成本的上升。罢工运动因此持续不断。

  与此同时,外劳的减少使得劳动力更为短缺。资料显示,移民工人约占全球劳动力的5%。新冠流行以来,欧洲各国制定了更严格的移民政策以控制疫情在其境内的蔓延。任仕达提供的数据显示,仅2020年一年,新冠和脱欧等因素相结合导致进入英国的净移民率下降了90%。

  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就有专家预测制造业的全球劳动力短缺将超过800万人。今天,制造业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冲击。老龄化、技术差距(缺乏足够掌握新兴技术的工人)等因素也影响着制造业领域的劳动力问题。物流方面,司机的缺口正不断扩大。目前,英国约有10万名卡车司机短缺,而由于德国的卡车司机多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自今年俄乌冲突激化后,目前德国也已出现约8万名司机缺口。

  由于新冠疫情的长期持续,医疗行业的工作压力明显增大。任仕达的报告显示,英国有57%的护士正考虑离职。国际护士理事会也对愈发严重的医护人员离职现象做出警告。

  劳动力短缺问题已经在几乎大半个欧洲席卷、发酵。除了阻碍经济复苏,新兴技术的落地也受到了影响。一项新的研究显示,64%的组织将劳动力短缺列为实施新技术的头号障碍,而在2020年,这一比例仅为4%。


  二、宏观经济

  2022年5月份CPI环比转降 PPI涨幅继续回落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2022年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


  1.CPI环比下降,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

  5月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CPI环比转降,同比涨幅保持稳定。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2%。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9%转为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食品中,随着鲜菜大量上市,物流逐步畅通,鲜菜价格下降15.0%;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CPI上涨2.1%,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2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5月份2.1%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与上月相同。


  2.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继续回落

  5月份,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继续回落。

  从环比看,PPI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回落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上涨。

  从同比看,PPI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1%,涨幅回落2.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2%,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5月份6.4%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4.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3个百分点。


  端午假期全国居民商品消费升温 住宿餐饮业稳步恢复

  央视网: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期间,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全国居民商品消费平稳增长。部分居民服务业增长较快,住宿餐饮业正在稳步恢复。

  端午假期期间,伴随全国疫情形势稳定向好,居民消费平稳增长。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端午期间全国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5%,其中,百货、超市、便利店等综合零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5%;粮油、果蔬、肉禽蛋奶等基本生活类消费旺盛,同比增长28.4%;线上消费增长较快,互联网零售同比增长35.9%。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端午假期期间,居民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9%,其中,家政服务、理发及美容服务、日用电器修理、家用电子产品修理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7.4%、12.3%、10%、4.8%,反映居民生活正在恢复往日活力。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端午假期期间,餐饮业销售收入整体恢复至上年同期的83.8%,其中小吃服务、茶馆服务等特色服务受到欢迎,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6%、8.5%;正餐服务仍未达同期水平,销售收入恢复至90.4%。住宿业销售收入整体恢复至上年同期的92%,其中,旅游饭店、经济连锁酒店销售收入同比分别恢复至上年同期的77.3%、91.2%。露营逐渐成为出游的新住宿方式,露营地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倍。


  前5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11万亿元,增长7%

  中国经济网: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3%。其中,出口8.94万亿元,增长11.4%;进口7.1万亿元,增长4.7%;贸易顺差1.84万亿元,扩大47.6%。按美元计价,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51万亿美元,增长10.3%。其中,出口1.4万亿美元,增长13.5%;进口1.11万亿美元,增长6.6%;贸易顺差2904.6亿美元,扩大50.8%。

  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45万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3%;进口1.47万亿元,增长2.8%;贸易顺差5028.9亿元,扩大79.1%。按美元计价,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5377.4亿美元,增长11.1%。其中,出口3082.5亿美元,增长16.9%;进口2294.9亿美元,增长4.1%;贸易顺差787.6亿美元,扩大82.3%。

  机电产品出口实现增长。前5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11万亿元,增长7%,占出口总值的57.2%。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6226.1亿元,增长1.7%;手机3631.6亿元,增长2.3%;汽车1190.5亿元,增长57.6%。在进口方面,前5个月,我国进口机电产品2.8万亿元,下降2.3%。其中,集成电路2320.7亿个,减少10.9%;价值1.11万亿元,增长7.1%。汽车(包括底盘)38.8万辆,减少9.5%;价值1582.3亿元,增长5.7%。

  此外,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前5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37万亿元,增长8.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8%。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比重提升。前5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7.86万亿元,增长11.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9%,比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28万亿元,增长16.7%,占出口总值的59%;进口2.58万亿元,增长2.9%,占进口总值的36.5%。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53万亿元,增长1.4%,占我外贸总值的34.5%。其中,出口2.96万亿元,增长4.5%;进口2.57万亿元,下降1.9%。国有企业进出口2.62万亿元,增长16.1%,占我外贸总值的16.4%。其中,出口6989.1亿元,增长7.1%;进口1.93万亿元,增长19.8%。


  2022年1-5月全国吸收外资564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3%

  中国新闻网: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至5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折合877.7亿美元,同比增长22.6%。

  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2.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2.9%,高技术服务业增长45.4%。

  从来源地看,韩国、美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52.8%、27.1%、21.4%(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6.1%、35.6%和17.9%。


  世行再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新华网:近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再次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指出俄乌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全球经济的放缓,全球经济正在进入“漫长的增长乏力、通胀高企时期”。

  报告称,俄乌冲突加剧了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9%。在此之前,世行已在4月份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1月份公布的4.1%下调至3.2%。

  报告指出,俄乌冲突造成地区经济严重放缓,带来相当大的全球负面溢出效应,放大了供应链瓶颈、通胀飙升等问题。在食品和能源价格大涨、全球需求反弹、供应链瓶颈持续的背景下,市场预计通胀将在2022年年中见顶,然后下滑,但仍保持高位。经济增长率则将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给中低收入经济体带来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截至2023年,约40%的发展中经济体人均实际收入或将低于疫情前水平。

  与此同时,自今年年初以来,全球经济增速大幅下滑。报告预计2023-2024年增长率也将在3%的低位徘徊,未来数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保持在2010-2020年的平均水平以下。

  报告建议,需要在全球和国家层面采取政策行动,避免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后果,缓解石油和粮食价格飙升带来的冲击,加快债务减免,并加大低收入国家的疫苗接种。此外,政策制定者应避免实施价格管制、补贴和出口禁令等政策。

  根据世行的预测,受能源价格上涨、金融条件收紧以及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中断等影响,发达经济体2022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6%,2023年将进一步放缓至2.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2年经济将增长3.4%,2023年经济将增长4.2%。

  具体来看,2022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5%,较此前预测下调了1.2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增长率或放缓至2.5%,比1月的预测低1.7个百分点;中国经济2022年将有望增长4.3%。同时,受军事冲突影响,世行预计乌克兰经济2022年将萎缩45.1%,俄罗斯经济则将下滑8.9%。

分享到:
信息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