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1-19 来源:半岛新闻客户端 浏览次数:951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山东省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社会保障工作部署,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质量完成全民参保、养老金调整发放等重点目标任务,创新推动大数据认证、工伤保险智能服务等多项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努力为参保单位和群众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社保服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社保政策宣传
精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参保覆盖面取得新成效
2021年,青岛市各级人社部门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大力推进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聚焦新业态从业人员、个体及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政策找人”参保扩面专项行动,通过媒体、电话、短信、宣传单、现场讲解、登门等形式,宣传普及社保政策,引导群众积极参保续保。累计发送短信54.89万人次,宣传到人169.6万人次,促进新增参保缴费8.01万人。截至2021年底,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82.88万人、271.34万人、314.96万人,比2020年底增长22.48万人、8.72万人、12.64万人;全市企业参保户数达26.28万户,比2020年底增长2.68万户。
在全省率先建立非劳动关系特定从业人员工伤保障制度,将实习学生、家政服务、居委会人员纳入工伤保障范围。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加强与市市场监管、行政审批、住建等部门数据共享,推行市场主体登记与社保开户等业务“一链办理”,建立施工项目审批联动告知机制,787个新建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100%,便企服务更加高效。持续做好脱贫人员和困难群体社保帮扶工作,加强信息共享和动态监测,将全市符合参保条件的11.3万名缴费困难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
社保待遇按时调整足额发放,群众获得感实现新提升
各级人社部门始终将社保待遇按时调整足额发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2021年,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提前谋划,周密安排,高标准完成全市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工伤1—4级人员及供养亲属的待遇调整和发放工作。全年按时足额为全市220余万名待遇领取人员发放养老待遇532.8亿元,发放各项工伤保险待遇9.21亿元,确保参保群众及时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按时足额为脱贫享受政策人口、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城乡居民养老待遇1.59亿元,坚决兜牢民生底线。
养老认证地方标准发布会
为确保社保待遇安全高效发放,与中国银联和9家合作银行建立完善“6A资金拨付平台”,全面取消手工报盘,实现资金拨付数据“离库不离线”,全程线上加密传输,异地转移资金清算网络批量拨付,资金拨付更加安全、便捷、高效,有效解决了社保覆盖面广、资金量大的发放难题。全年该平台安全拨付各项社保待遇等资金562.8亿元。
持续深化经办数字化转型,社保智能化服务展现新亮点
青岛市在全国首创的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服务模式经过三年的运行,体系日趋完善。为将此经验做法更加规范有效地推行,青岛市出台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服务规范》,填补了国内标准空白,为全国社保待遇大数据认证领域标准化建设贡献了“青岛经验”。2021年以来,市社保中心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认证行为模型和比对规则,并将1038万条新冠肺炎检测和疫苗注射数据纳入大数据比对范围。截至目前,社保待遇领取资格综合认证率达99%,其中无感认证通过率提升至94.6%,全市200多万老年人享受到“无感”认证服务。
老年人绿色窗口
为切实解决长期以来传统工伤认定时间长、调查取证难、危重症或异地职工认定鉴定不便等问题,青岛市在全国首创集工伤远程申报、工伤案件远程调查、劳动能力“智能+远程”鉴定、工伤认定与职业病同步确认一体化的“工伤保险智能服务平台”,大幅提升了工伤认定、鉴定和待遇支付的效率。2021年以来,共受理工伤远程申报100余人,开展远程调查10余人,智能鉴定1.1万余人,远程视频鉴定160余人,受到了工伤职工的普遍认可。
市社保中心组织专家为危重症患者进行远程视频劳动能力鉴定
针对企业职工办理退休“多头跑”问题,市人社部门协同市医保、卫生健康、公积金等部门,创新推进“退休一件事”服务模式,规范数据接口,开发联办平台,实现办理退休跨部门“一表申报、一口受理、协同联办、即时反馈”,企业职工退休待遇申请、医保待遇资格确认、公积金提取等事项实现网上联办,职工办理退休更加便捷高效。
积极推进社保卡“一卡通”,社保卡融合应用取得新突破
作为全国社保卡“一卡通”创新应用试点城市,青岛市积极推进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逐步拓展在医药卫生、体育健身、文化旅游、金融等领域的融合应用。2021年以来,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在全国首创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电子无偿献血荣誉卡,并在市中心血站开展无偿献血“一卡通”应用试点。会同市体育局、市文化旅游局,探索推行全民健身和文化旅游“一卡通”,以2021“跑遍青岛”活动为契机,开展社保卡服务专题打卡宣传推介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文体旅游活动的便捷度。持续推进胶东经济圈社保卡“一卡通用和业务通办”,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四市来青就业或参保可继续使用原发卡地社保卡,全年为四市来青人员办理异地社保卡激活4万张,密码重置940笔,注销1.5万张。
作为全国首批电子社保卡试点城市,青岛市已开通“青岛人社”APP、微信、支付宝等18个全国统一电子社保卡申领渠道,并试点推行实体社保卡申领与电子社保卡同步签发,电子社保卡签发量持续攀升,为青岛市“一码通城、一卡通用”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载体支撑。截至2021年底,青岛市社保卡持卡人数达976.35万人,青岛市电子社保卡签发量达600.78万张,签发率达61.5%。
用心打造贴心暖心社保服务,便企利民推出新举措
聚焦高频服务事项和群众多样化需求,青岛市人社部门持续在“就近办”“自助办”“线上办”“跨区域办”上下功夫,不断提速提质提效,切实为群众提供更加贴心、暖心、便捷的社保服务。
2021年以来,不断拓展社银合作网点和服务项目,让“就近办”更近、更快捷,拓展56项常规社保业务在4家银行的166个网点办理,累计办理业务5万余笔,社保卡即时发卡网点增至636个,即时发卡12.71万张;升级完善“社银智能便民服务平台”,让“自助办”更快、更方便,将参保登记、社保缴费、求职招聘等30余项人社服务拓展到银行智能柜台、24小时银行及18个第三方APP办理,智能终端增至1032个,通过银行APP办理业务达23.14万笔,查询打印23.51万余次。升级优化185项网办业务,网办率达98%以上。积极推进“全省通办”“跨省通办”,牵头推广“跨区域通办专窗平台”,办理跨区域业务近8万件。胶东经济圈社保一体化有效推进,建立协调机制和互认平台,全年办理待遇资格异地认证200余人次,劳动能力异地鉴定3批次。实施流程再造“提速办”,养老关系转移办理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其中本地环节为7个工作日,工伤认定和鉴定服务提速50%。各社保经办机构均提供帮办代办、延时服务、午间服务和双休日预约服务,并积极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
“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社会保障工作迈出新步伐,展现新成效。站在2022年新起点上,全市人社部门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覆盖全民,筑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让惠民生促发展的“社保答卷”更加厚重而温暖。(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