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综述(2021年11月3日--2021年11月20日)

发布日期:2021-11-29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1311

【导读】:《信息与分析》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办的内部刊物,主要刊发为宏观经济运行、就业形势分析、社会保障研究、收入分配改革、人事人才动态等信息摘编和专题分析报告,面向部属各单位提供综合性信息服务,其中的“动态综述”、“宏观经济与就业主要指标监测”、“就业形势分析”等的系列报告广受好评。

  一、相关领域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持平

  国家统计局:1-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9%,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8%。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4.2%,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2%,与上月持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6小时,比上月增加0.8小时。

  数字经济打开就业新空间 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去年接近1100万

  人民日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指出,数字经济在创造新增就业、优化就业结构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应深度挖掘数字平台灵活就业的巨大潜力。

  《报告》指出,数字经济打破了时空界限,形成了协同、开放、多边的经济模式。新就业形态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而兴起,技术进步为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提高生产率及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带来了新机会。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由此带来数字经济就业规模的快速扩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从总体结构上看,数字产业化就业岗位占比明显高于同期数字产业化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比,高端就业吸纳能力强。从数字经济结构上看,数字产业化领域招聘岗位占总招聘数量的32.6%,占总招聘人数比重为24.2%。

  专家认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催生出大量灵活就业人员和多种新就业形态,为保障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开拓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数字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也给中国就业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报告》指出,数字经济新就业模式将对就业形态带来全新影响,加快了相关行业就业比重的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万,伴随全行业的数字化推进,需要更广泛的数字化人才引入,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在持续放大。

  北京数字化人才平均年薪29.32万 居全国第一

  搜狐网:猎聘近日发布《2021三季度中高端人才求职与就业大数据报告》,揭示三季度中高端人才就业市场的特点,并围绕中央今年以来多次强调的数字经济、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剖析这些领域的人才需求、供给共性和规律。

  报告显示,2021前三季度新发职位同比上年同期增长36.29%,三季度同比增长11.08%。三季度新发职位招聘平均年薪为20.33万元,同比增长16.74%。值得注意的是,中高端人才跳槽周期明显缩短,跳槽趋向频繁,从2018年的3.67年缩短到2020年的3.32年,2021年前三季度缩短为3.25年。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体现在人才供需方面,数字化人才的供需端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21前三季度,数字化新发职位比上年前三季度增长55.74%。在三季度数字化人才最多的20个城市中,有12个城市的数字化人才薪资高出该市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年薪,在大城市这种差距更明显,例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的数字化人才平均年薪为28.01万、29.32万、25.59万、19.99万、17.57万、22.79万,比当地中高端人才的薪资分别多1.14万、0.82万、1.16 万、0.34万、0.79 万、1.92万。这种差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数字化人才的稀缺性和高身价的特点。

  香港失业率“八连降”至4.3% 经济复苏改善劳工市场

  中国新闻网: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16日发布最新劳动人口统计数字,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由2021年7月至9月的4.5%下跌至2021年8月至10月的4.3%。就业不足率亦从上个周期的2.1%下跌至2021年8月至10月的1.9%。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业市场快速改善反映了全球经济渐进重开、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推动消费和投资动力释放,尤其是内地在满足全球消费和投资等商品需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主要供应来源地,推动内地出口持续增长,并利好香港商品出口表现。

  同时,香港疫苗接种计划于2021年2月底展开,至今约7成合资格人士接种疫苗,加上有效的防疫措施,令疫情逐步改善,本地经济活动恢复正常,2021年8月起特区政府更分阶段发放消费劵,进一步推动消费的表现,带动就业市场的改善。

  统计显示,与上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在2021年8月至10月期间,大多数主要经济行业的失业率(不经季节性调整)及就业不足率均见下跌。失业率方面,楼房装饰、修葺及保养业、餐饮服务活动业,以及艺术、娱乐及康乐活动业有相对明显的跌幅。就业不足率方面,下跌主要见于楼房装饰、修葺及保养业,以及餐饮服务活动业。本周期总就业人数增加约8500人至3666500人;两个周期的总劳动人口大致相若。同期失业人数(不经季节性调整)减少约8800人,就业不足人数减少约6300人。

  从数据看,香港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业,建造业和制造业失业率已较年初高位有一定改善,但其8月至10月失业率仍分别高达6.9%、6.4%及6.1%,表明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业持续受到严格防疫措施、旅游业持续停顿和国际出行尚未恢复等打击,较整体失业率高2.6个百分点,显示部分基层市民就业情况持续严峻。预期今明两年香港经济和就业市场将进一步复苏,惟2022年失业率能否返回2019年中2.8%的低位则取决于疫情变化、防疫策略、经济复苏和劳工重投就业市场步伐、中美关系以及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等。

  日本拟大幅放宽限制引进劳工 填补国内劳动力短缺

  参考消息网: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日本当局预计,经济活动逐渐恢复后劳工短缺问题将恶化。为了填补劳动力大缺口,当局拟明年对客工条例大松绑。这将是长期不愿对外国工人敞开大门的日本在政策上的一大转变。

  报道称,由于人口高度老龄化,日本在2019年实施局限很大的客工政策,允许14个领域引进拥有“特定技能”的外国工人,但他们最多只能逗留五年,而且不可携带家眷。只有建筑业和造船业的外国工人可以申请延长签证,但必须能够通过考试。

  《日本经济新闻》率先引述消息报道,当局准备放宽上述现行条例,对外国工人发放无限期居留签证,同时也会发给他们的家眷。

  据报道,当局预测新冠疫情会在明年3月进入稳定期,到时就会正式宣布新政策。新政策针对的仍是上述14个重点领域的行业,包括机械、建筑、造船、旅宿、农业、渔业,以及看护等。

  报道指出,由于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加剧,引进劳力成了政府填补劳动力的重要对策。

  报道称,截至去年10月,日本境内的外籍工人有172万。据报道,当局预测明年将出现34.5万人的劳力缺口。当局估计,按目前平均每月3000人的速度来引进人力将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必须放宽居留资格留住已在境内的工人。

  报道指出,当局希望“长期居留”能吸引更多人到日本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劳工市场上竞争。

  不过,日本政府发言人在接受路透社访问时强调,任何政策改变不会意味着外国工人可自动获得永久居留权,那是另一个申请程序。

  报道称,由于新冠疫情严峻,日本刚在本月8日才重开国门让外国工人重新入境。过去这一年多以来,外国劳工无法入境日本,各行各业的损失很大,尤其农业和服务业更是叫苦连天。

  据报道,秋季是农业最忙碌的收割期,可是今年秋季由于人手严重不足,许多农户只能眼睁睁看着经济作物荒废在地里。

  报道指出,城区里的餐饮业也一样闹人手荒,有些饮食店为了招服务生,近期还以送餐券等方式,请顾客客串帮工。

  二、宏观经济

  投资总体稳定 结构继续优化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1%;以2019年1—10月份为基期,两年平均增长3.8%,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10月份环比增长0.15%。

  1.制造业投资支撑作用明显

  1—10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2%,高于全部投资增速8.1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2.2%,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25.9、17.8和6.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7%,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长25.0%。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14.1%,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7.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14.6%。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2.1%,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投资增长31.3%,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长19.9%。

  1—10月份,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5%,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2.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持续高于制造业投资增速。

  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稳健

  1—10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3%,比全部投资增速快11.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5%,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9%,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28.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7.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5.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0%,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39.8%,检验检测服务业投资增长15.4%,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13.6%。

  3.补短板领域投资较快增长

  1—10月份,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10.7%,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卫生投资同比增长28.9%,两年平均增长26.5%,加快0.8个百分点;教育投资同比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11.6%,加快0.1个百分点。

  1—10月份,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18.4%,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业投资同比增长29.8%。

  4.民间投资持续改善

  1—10月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3.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教育行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4.2%,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5.7%,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4.2%,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增长12.9%。

  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受基数抬升、疫情散发、能源供应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两年平均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下阶段,随着能源、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措施和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纾困政策落地显效,市场主体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投资平稳增长的基础将进一步巩固。

  出口超预期 10月外贸持续高位运行 全年料实现较快增长

  新华网:根据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7.8%。从累计数据看,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1.67万亿元,超过2019年全年的31.54万亿元,比去年增长22.2%,比2019年同期增长23.4%。

  具体来看,10月我国出口增速高于市场预期,但进口增速不及预期。数据显示,10月我国出口1.94万亿元,同比增长20.3%;进口1.4万亿元,同比增长14.5%,环比下降10%,比2019年同期增长15.6%。

  10月出口增速形成支撑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全球宏观经济持续向好,10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为54.30,较前值上行0.20个百分点;二是10月反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路透CRB指数为58.49%,创近5个月新高,在价格方面对10月出口增速形成有力支撑。

  前10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0.3万亿元,增长22.4 %,占出口总值的58.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31万亿元,增长12.1%;手机7165.8亿元,增长13.3%;汽车(包括底盘)1798.7亿元,增长111.1%。

  进口商品中,前10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原油、大豆等商品量减价扬,煤、天然气进口量价齐升,其中进口煤2.57亿吨,增加1.9%,进口均价每吨621.2元,上涨27.1%;进口天然气9907.4万吨,增加22.3%,进口均价每吨2584.4元,上涨11.2%。

  近期全球通胀升温的趋势料延续,将拉升我国出口商品价格。这样来看,尽管去年四季度出口增速基数抬升,但接下来几个月,我国出口增速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水平。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预测,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超过5.6万亿美元,增速将达到20%以上,全球份额将达到15%左右。

  2021年10月份CPI有所上涨 PPI涨幅扩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

  CPI有所上涨。10月份,受特殊天气、部分商品供需矛盾及成本上涨等因素综合影响,CPI有所上涨。从环比看,C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7%。从同比看,CPI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0月份1.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上月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PPI涨幅扩大。10月份,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叠加国内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影响,PPI涨幅有所扩大。从环比看,PPI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从同比看,PPI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0月份13.5%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与上月相同;新涨价影响约为11.7个百分点,比上月增加2.8个百分点。

  商务部:预计全年吸收外资将实现两位数增长

  人民网:商务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无特殊情况,预计全年吸收外资将实现两位数增长,能够实现全年稳外资目标。

  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扎实推进稳外资各项工作,我国吸收外资实现了较快增长,成效好于预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引资规模保持增长。1-10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43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折合1420.1亿美元,同比增长23.4%;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

  二是引资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52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3.7%。

  三是东中西部均实现增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7.5%、29.8%和9%。

  联合国贸发会议10月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跨国投资显现反弹态势,并预计全年跨国投资将好于预期,有可能重新超过疫情前的水平。

  同时,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恢复,在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营商环境等方面仍具有综合竞争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外商在华投资预期和信心稳定。

  前10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4.5%

  新华网:财政部19日发布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526亿元,同比增长14.5%,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665亿元,同比增长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6861亿元,同比增长14.1%。全国税收收入156508亿元,同比增长15.9%;非税收入25018亿元,同比增长6.5%。

  从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来看,前10个月,国内增值税55432亿元,同比增长15.1%;国内消费税12742亿元,同比增长11.3%;企业所得税40852亿元,同比增长14.9%;个人所得税11562亿元,同比增长21.1%;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5082亿元,同比增长23.1%;关税2435亿元,同比增长14.9%。

  支出方面,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3961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7293亿元,同比增长0.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6668亿元,同比增长2.7%。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

  此外,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7459亿元,同比增长7.7%;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8155亿元,同比下降8.7%。

分享到:
信息与分析